笔趣阁
会员登录
首页 >其他类型 >重生之再许芳华 > 第七百一十六章 针锋相对,固执不让

第七百一十六章 针锋相对,固执不让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
但及到虞沨这几本针对显然的弹劾一上,太皇太后这才相信他是言行合一。txt全本下载

不过仍问:“远扬何故不直接上本?此乃政务国事,本应圣上审断。”

虞沨也不讳言:“臣并非因政务之故,实为私怨,这几个御史显然是得人授意诋毁于臣,臣心存不服才动用天察卫暗察其底细,先帝早有遗命,天察卫交由娘娘统管,臣既动用,自是要请娘娘允准。”

“私怨?你倒坦诚。”太皇太后扶额,又是摇头又是苦笑:“罢了,景丫头与你的姻缘,当初也是先帝与哀家尤为看好的,你们这对,能这般为彼此打算,哀家实觉欣慰,折子我留下了,这事无论为公为私,哀家也不过多追究。”

虞沨自是长揖不起,诚心诚意感怀太皇太后体恤。

太皇太后又问:“只是要追究这些人的错责,卓进也会受牵,这几个御史私德不修,甚至触犯国法!他是吏部长官,却枉顾至此,实不当任,远扬,哀家问你,眼下诸多朝官,有谁能胜任吏部尚书一职?”

即使采取科举任官,吏部尚书仍然重要,太皇太后虽被先帝嘱托监政,事实上她却对朝中官员并不太多了解,而虞沨尽管年轻,却受先帝信重,又掌天察卫多年,对政务民情甚至诸多官员操守品性都远比太皇太后,甚至当今天子更加了解,太皇太后主动相询,虽也有几分试探之意,倒也真诚。

虞沨举人不避亲——直接提了苏轹之名。

内阁眼下恍若虚置,苏轹游手好闲两年有余,太皇太后虽早有授予实职之心,奈何天子极端抵触,太皇太后多少还要顾及与天子的和睦,也只好作罢。

这时便叹气:“苏轹曾在地方历练,后得先帝信重入阁,对政务人事确实熟知,不过……卫国公与他是嫡亲兄弟,一个执掌禁军,又有勋贵推祟,苏轹这时若再受任吏部尚书,苏家更显权重。”

实际上太皇太后倒认为这没什么不妥,不过天子一定会反对到底。

虞沨便再举荐一人:“韦记当初因为染病请辞,如今已经大愈,臣以为,或可起用。”

太皇太后沉吟一阵,微微颔首。

韦记当初染病之说不过是虚辞,真实原因是大位易主,他这个左相需要让贤,让陈相取而代之罢了,太皇太后倒也认为韦记这人虽无卓能绝才,却胜在稳妥,又非权欲熏心,他为官多年,对政务人事当然也是熟知,更关键的是韦记之婿顾于问正受天子信重,由他接掌吏部,天子也不会有抵触之意。

这事就这么定!太皇太后只觉胸口一闷郁堵才抒发出来,心里对虞沨的忌惮不知不觉就轻减了几分,难怪先帝临终之前,诸多嘱咐,说大隆将来要贯彻科举任官,培养新兴势力减弱权贵之势,最终实现军制改革收复兵权,虽离不开卫国公一系鼎力支持,更少不了虞沨谋划定局,太皇太后当时还有保留之见,一是认为楚王一系本就倚仗地方兵权固势,虞沨未必赞同君帝收归兵权,二来也是认为虞沨不过及冠数载,不及而立,实在怀疑他有这等能力。

经此一事,太皇太后却又有了改观,虞沨若真怀贪欲之心,只要向天子妥协,与秦家沆瀣一气,楚、秦联手权倾朝野,局面自然更加混乱,便是虞沨更看好卫国公府,不打算与弃苏联秦,那么何不举荐亲信接手吏部?反而提说苏轹与韦记。

卫国公与苏轹都不是枉法顾私之人,太皇太后信得过,至于韦记,论来也是国戚——先太子没有被废,而是在储位身故,先帝在位时就定了他谥号恭平太子,韦妃眼下也是太妃,虽说韦十一娘与旖景交好,太皇太后自然不会认为因为女眷的手帕交,韦记便会与楚王相投。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 [简体版]
(本章节第2页/共3页)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