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会员登录
首页 >历史军事 >暴唐 > 第105章 大唐的传统

第105章 大唐的传统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

黄冈、兰溪、蕲春在一条线上,距离两百里,其中黄冈到兰溪一百二十里,兰溪到蕲春八十里。谯王李元名年仅十八岁,不过并没有这个年纪的张扬跋扈,反而是品行高洁不贪财不好色,还不贪权,对所谓的皇位也是抱着是我的更好,不是我的也不生气不着急的态度。许多朝臣都在疑惑这位小王爷有什么爱好,但没有几个人知道,因为这个爱好吧,在一千四百年后那简直是逼格满满,但现在却有点忌讳。他的爱好就是制陶,尤其是唐三彩的手艺早已登堂入室。但这个时候的唐三彩还没有绽放出璀璨的光芒,而是作为如图陪葬的冥器,所以上不得台面。

蕲春是州城,李元名占据这里后偷偷让人收集了一些唐三彩,爱不释手的把玩半宿,早上起来有点晚。

不过也没有人在意,因为今天的目标是西北八十里的兰溪,况且兰溪那里已经安置妥当就等接收了。

不紧不慢优哉游哉的到达兰溪,时间已经到了傍晚,安营扎寨后也就能用晚饭了。不过在兰溪城外却意外的看到百余骑站在道边,一名俊朗青年策马走出,含笑叉手:“小叔公。”

“李恪?”李元名惊喜的策马过来,“你怎么到这里来了,不是去武关吗?”

李恪今年二十四,李元名只有十八岁。李渊的儿子与李世民的儿子大多关系不好,最多是见面寒暄几句。但其中李恪比较特殊一些。

李恪一早就清楚,自己的优势与劣势,也清楚李世民不会让自己当皇帝的,在当初心有不忿被规劝后改了许多,不过是换了另一种方式,就是私下里结交。无论是军功权贵还是藩王以及世家,他都结交,落了一个好名声,不过军功权贵一般不怎么搭理他。

李恪的封地和李元名的封地距离最近,虽然到封地后没有见过面,但关系一直不错,尤其是李恪非常富足,时不时的给相对节俭的李元名送点东西,两人常有书信往来,关系是最好的。

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下各位藩王的收入,各位藩王基本封地都是五千亩良田,这五千亩良田的收入是归其个人的,不收税。另一块收入是各个藩如果有点本事会做点买卖,但最大的买卖涉及到西域,他们又不敢插手,所以有些是有几个店铺,有些店铺都没有。为了照顾这些皇族,李世民采取了虚封实封相结合的办法,比如李恪的封地是在长安附近,这是实封,但他只是拿实封的钱财,不会驻扎在封地。同时呢,李恪又是五洲总督,有的藩王是刺史,看上去是只拿一些俸禄,但其中好处多多。

大唐商人地位不高,但也算是平民,不像是以前的朝代那样被歧视,商业有所发展。但是商人从一州到另一州会被收取一些过路费用。这些过路费用没有明文规定,但潜规则是一成。比如商人途径三个州到长安,价值一百贯的东西,成本就是一百三十贯。

所以李恪比其他王爷都要富裕的多。

【作者题外话】:求银票笔趣阁小说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 [简体版]
(本章节第2页/共2页)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